美军的“软弱”态势在多个冲突中显现出来。首先谈谈也门,胡塞武装在过去几年里已经让红海地区陷入混乱,美国试图组织30多个国家的护航联盟进行反击。尽管美军派出飞机空袭胡塞的导弹阵地,但从未派地面部队登陆。2025年3月,美军将“卡尔·文森”号航母和B-2轰炸机派往中东,单次出动上百架舰载机进行空袭,却始终不敢让地面部队参与作战。布朗大学的研究显示,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给美国带来了4万亿美元的损失,伤亡超过11万人,这样的代价让美军再也不愿涉足类似的地面战。
胡塞武装虽然在装备上不如美军,但他们的导弹和无人机技术非常成熟。2024年12月,胡塞用8枚导弹和17架无人机攻击“杜鲁门”号航母,尽管没有击沉航母,但还是迫使它撤出红海北部。胡塞武装采取的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策略让美军意识到,地面作战可能就是一个无底洞。
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乌克兰问题上。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1750亿美元的援助,但90%的资金流入了美国军工企业,真正到达乌克兰手中的武器不到一半。特朗普曾明确表示:“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。”为什么?从俄乌冲突的消耗情况来看,俄罗斯的钢铁洪流和无人机海战术让美军认识到,若介入地面作战,势必陷入持久战的泥潭。而且欧洲盟友也不愿冒险,德国、波兰尽管提供武器,但都明确拒绝派遣兵力。大家都清楚,和俄罗斯硬碰硬是非常危险的。
再看看亚太地区,1996年的台海危机时,美军航母大摇大摆地进入台湾海峡。然而,到了2022年,佩洛西窜访台湾后,解放军进行“锁台”军演时,美军“里根”号航母直接撤至菲律宾以东,完全不敢靠近。这并非美军突然变得谦逊,而是解放军的反舰导弹、隐身战机和航母编队,使得“航母霸权”不再有效。美国智库CSIS曾做过模拟,如果台海发生冲突,美军航母在解放军导弹打击下的生存概率不到30%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军又怎敢贸然介入?
美军的“怂”根本原因在于其战略资源的紧张。一方面要在欧洲应对俄罗斯,一方面要在中东制约伊朗,还需要在亚太遏制中国。此外,国内经济困境和民众对军队的不信任也使得美军的压力倍增。美国民众对军队的信任降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。
在这种局势下,美军只能依靠“分布式杀伤”和“敏捷战斗部署”等虚幻的概念,这些策略不过是用远程火力威慑对手,实际行动能力有限。就像那艘在南海撞山的“康涅狄格”号核潜艇,已经成了国际笑话,谈何实战能力?
归根结底,美军如今充其量只是个“纸老虎”。看似强大,实则虚弱。也门、乌克兰和亚太的三场“不敢”,揭示了美国霸权的衰退。当解放军的东风导弹能够精准打击航母,当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让北约防空系统形同虚设,而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能将美军航母逼退时,世界早已不再是美军想折腾就能折腾的格局。
美军并不是不想出手,而是无法再出手。毕竟,在这个无人机和新型武器不断改变战争规则的时代,单靠航母和轰炸机的威慑已经失去了效果。
炒股配资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